从听说、思考到读写

文: 许福吉博士(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院长)

教导和学习语言的人都知道,听故事和说故事,是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最传统,却也是最有效的方法。听和说是口语信息的表达行为,是最直接的语言交际活动,也是一种编码与解码的思维活动。

不管是成人或小孩,良好的听说能力是学习语言、累积词汇、获取知识的前提。

以学习华语来说,听说能力主要包括对语音的辨识、语义的理解和话语的品评等方面的能力。

对新加坡小学生来说,对语言的理解能否顺利进行的条件主要有两个: 一是拥有一定的口语词汇储备;二是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则。

一个人语音编码的速度快,程序对,语句就合乎规范,能准确的表达意思;如果编码速度慢,说话就会停顿、断续,而编码过程错误,说话就会词不达意、语句颠倒。

这种编码过程虽然复杂,却很短暂。这简单的过程中,思考占了一个重要的位置。听取了之后能以这种语言说话,自然也牵涉思考。

事实上,儿童思维水平的提高,有助于他们掌握更抽象的词汇,学习更复杂的语句。澳洲著名学者(Christine Durham)认为,一个语言技巧纯熟而心智健全的人,具备以下几点:有能力思想、发表有凭据的意见、考量周密、创造出原创性的看法。